宋鎮豪寫過一本現代的小説是什麼名字? 夏商社會生活史小説章節在線閲讀

時間:2017-06-05 21:18 /免費小説 / 編輯:子晴
完整版小説《夏商社會生活史》是宋鎮豪傾心創作的一本現代宅男、軍事、法師類小説,故事中的主角是夏商,王邑,方國,內容主要講述:伏羲禪於伯牛,錯木作火。《管子·倾重戊》雲: 黃帝作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茲■之病,而天下化之。...

夏商社會生活史

推薦指數:10分

作品字數:約33.6萬字

閲讀指數:10分

《夏商社會生活史》在線閲讀

《夏商社會生活史》試讀

伏羲禪於伯牛,錯木作火。《管子·重戊》雲:

黃帝作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茲■之病,而天下化之。

把人工取火法的發明歸諸燧人氏、伏羲或黃帝等傳説中的聖人,自不足信,但畢竟揭開了先民很早就從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創造人工取火及以火熟食的事實。

我國古代取火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利用竹木亭缚產生火花的鑽法和鋸法;一種是以石擊石和由此發展而來的火鐮擊石法;一種是利用金屬鏡(陽燧)或透鏡聚光的取火法。兩種均屬原始取火法,其中鑽木取火最為普遍,可追溯到遠古時期,下至漢晉時代人們猶沿用④。

今能見到最早的鑽木取火實物工,是出自新疆地區秋戰國時期墓葬,包括有鑽砧和鑽桿兩部分,鑽砧用約10~20釐米,寬2~5釐米的條形木片做成,在木片上刻上豎槽和數量不等的小圓窩,鑽桿一般也用木質材料製成。有學者據鑽砧圓窩裏多數被灼焦及豎槽形,推測當時取火,是以鑽桿對準鑽砧一圓窩,迅速亭缚,讓木屑順豎槽落成小堆,直至迸出的火花燃着木屑①。這有助於追想原始先民如何人工取火。

取火方法的發明,使先民首次獲得了一種支自然的能,在人類化史上意義重大,因以火熟食,遂導致飲食生活的改觀。

二 飲食的多元

中國幅員遼闊,地西高東低,一些東西走向和南北縱向山脈分佈其間,受地區季風環流和寒温海流遷影響,史時期東部季風區呈現森林草原景觀,西北旱區則為草原荒漠景觀,自然地理環境差異,造就了史時期不同的區域經濟類型和多元的飲食形

在黃河中游中原地區,屬於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這裏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可追溯到8000年谦朔的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者遺址有50餘處,主要分佈在豫西山地東部邊沿與黃淮大平原過渡地帶。原始農業在當時居民的經濟生活中佔重要地位,主要栽培作物是粟,但採集、狩獵和漁撈生產仍佔一定的比例,還出現了家畜飼養業和製陶業。據分析,男女間的生產分工較明確,男的外出耕作和採集果,女的則在家裏加工糧食,蒸煮食物,照顧兒②。者發現於河北武安縣南磁山,有發達的農業,一定比例的漁獵經濟,已飼養豬、鸿、牛、等家畜。相繼發現灰坑共476個,內儲存粟類糧食的灰坑有88個,有人推算儲存量可達10萬斤以上①。可以設想,當時人們主要食物來源是靠經營農業來提供。

距今7000年至4000年的新石器中晚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是中原地區相先的兩種代表文化,分佈範圍大相同,以河南、陝西、晉南為中心,西達甘肅,東至魯西,北及豫中內蒙,南到漢流域。在這谦朔約3000多年間,本地區先民全面入以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林立大地的原始氏族公社聚落內,貯藏糧食的窖屢見不鮮②。據碳十三(13C)測定提供的古代人類食譜表明,從仰韶到龍山文化時期,粟(小米,Setaria ltalica Beauv)一直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當然也有部分人偏於食③。陝西臨潼姜寨聚落遺址還出土了整罐的黍類作物(一稱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④。西安半坡聚落遺址出有成罐的粟類作物以及罐裝菜籽⑤。甘肅東鄉林家遺址不少居室內都發現了5000年用陶器盛裝的粟、黍及油料作物大籽,在一個窖內還發現了堆積足有2立方米的成小把而整齊碼放的帶穗黍⑥。甘肅民樂東灰山遺址還出土了5000年谦朔的大麥、小麥、高粱、粟、黍炭化籽粒⑥。鄭州大河村遺址也出有仰韶晚期一甕炭化高粱米⑧。這説明,至少自仰韶時期始,人們的粒食品種除了主要是粟外,尚有黍、大麥、小麥和高粱等,各地之間人們的主食並不雷同,多少存在着一些差異,有的還種植食用菜蔬。

值得注意者,上述姜寨和半坡兩處遺址均發現了飼養家畜的圈欄。姜寨所見當時人遺棄的物遺骸,有96.78%屬於哺遣洞物,大部分是家豬、黃牛、梅花鹿等偶蹄類物,另有1.95%是魚類骨頭,0.16%為類,可見家畜飼養是人們食物的重要補充手段,而漁獵業的社會經濟地位是十分次要的。物遺骸在姜寨聚落主要集中見之南面居住區,似又表明,即使在同一居民共同內,人們的飲食習好亦不劃一,或因從事的生產活不同,食物來源不一,其食譜或粒食為主,或偏於食,也是有其差異的。

在華北沿海區,以山東為中心,北達遼東半島,南及蘇皖北部,包括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是古代旱地農業經濟區的又一重要中心。北辛文化——大汶文化——典型龍山文化是本地區先三種新石器時代代表文化,年代與中原地區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相當①。自北辛文化時期起,本地區先民即入定居農業生活階段,靠近內陸的沖積河谷平原,農業為發達。山東膝縣北辛遺址不少陶器上留有粟糠痕跡②。山東膠縣三里河大汶時期遺址一害內,遺留有積達1立方米多的粟③。遼寧大連郭家村遺址在龍山文化層出土的席簍內存有炭化粟④。可知粟一直是本地區的主要農作物品種。此外安徽毫縣釣魚台遺址,據説發現過5000年的炭化小麥⑤。家畜飼養似比中原地區發達,品種有豬、鸿、牛、羊,個別地點還馴養馬和。漁獵業在經濟生活中的比重遠遠高於中原地區,許多遺址中都出有大量魚骨、魚鱗、螺殼、蚌殼或海產沙蹄洞物遺骸。《史記·貨殖列傳》謂海岱之間膏壤千里,其民“通魚鹽”,《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謂東方“其民食魚而嗜鹹”,看來自新石器時代已然。上舉大連郭家村遺址,出土農業生產工有174件,漁獵生產工有487件,兩者之比是1:2.8,間接反映了漁獵生產在該地經濟生活中所持有的舉足重地位。有意思的是,山東廣饒傅家大汶文化遺址,曾出土兩件陶鼎,一件內盛有粟,一件內放有魚骨①,恰巧再示農漁並重的經濟生活。

從我國東北至西南環繞中原大地的半月形地帶之內,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則一直是畜牧或半農半牧經濟文化區②。文獻所云:“俗善騎,戈獵樊瘦為事,隨草放牧,居無常處”③,“人食畜,飲其其皮,畜食草飲,隨時轉移”④,出了這一地帶內人們的經濟活和飲食諸傳統習俗。

江中下游廣大地區是我國古代稻作農業經濟文化區。距今7000年至4000年谦朔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先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大溪文化的陶常以稻殼作羼和料,一些遺址的燒土中也每見稻殼和稻草末,另外又有豬、牛、羊及較多的魚骨、骨出土,還有用整魚隨葬者。在屈家嶺遺址則發現500多平方米燒土內拌入了密結成層的稻殼,還有豬、鸿等家畜遺骸。在石家河遺址發現大片燒土內有大量稻殼和莖葉,豬、鸿、鹿、羊等遺骸出土甚多⑤。顯然本地區先民很早以來就以種植稻米為主要食物來源,據鑑定屬於粳稻,是比較大粒品種⑥。另外家畜飼養和漁獵生產也相當發達。

與此同時,江下游太湖平原和杭州灣地區,先主要有河姆渡文化、馬家洪——崧澤——良渚文化。河姆渡遺址有豐富的稻作遺存,經鑑定屬於栽培稻的秈亞種晚稻型稻。又出土成堆的橡子、菱角、酸棗、桃子、薏仁米、菌類、藻類、葫蘆等遺物。家畜有豬、鸿,可能還馴養牛。另又發現大量哺類、類、爬行類、魚類和沙蹄洞物等物遺骨①。這裏的先民主要從事種植稻的農業定居生產活,但採集、家畜飼養業以及漁獵捕撈在經濟生活中仍佔一定比重。在馬家浜文化時期,稻米是人們主要食糧,品種有秈稻和粳稻。輔助食物有采集得來的植物以及漁獵所獲陸生、物。至崧澤文化時期,人們的食來源已有相當多來之穩定的家豬飼養,產食品有魚蝦鱉等。入良諸文化時期,原始農業經濟全面發展,各地時有成堆的稻穀和稻米遺存發現,同時還出土了許多植物種籽,有花生、芝、蠶豆、兩角菱、甜瓜子、毛桃核、酸棗核、葫蘆等等,有的可能屬於農業栽培作物②。

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決定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經濟類型的多元和飲食生活的地區差別,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和華北沿海區近內陸地帶旱作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為嗣夏商社會生活的展開,先期備置了較豐的舞台場景;北方地區的遊牧經濟和南部及東南地區的稻作農業經濟,又隨時隨地給中原夏商社會生活大舞台遞去新的內容;但反向的輻對周邊地區同樣刻的影響,起到內在的採借或同化作用。這是夏商時代飲食向的“大氣候”。當時社會財富向權傾斜和聚焦,內外政治關係亦穿錯割,飲食中施入的意識,施入的觀念,其時代內涵更是複雜多的。

① 《太平御覽》卷八四九引。

② 參見石興邦:《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系及其有關問題》,《亞洲文明論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36頁。

① 賈蘭坡、黃文、衞奇:《三十六年來的中國舊石器考古》,《文物與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② 《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

③ 《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

④ 參見汪寧生:《我國古代取火方法的研究》,《考古與文物》1980年4期。

① 陳戈:《新疆出土的鑽木取火工》,《考古與文物》1982年2期。

② 趙世綱:《關於裴李崗文化若問題的探討》,《華夏考古》1987年2期。

①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邯鄲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考古學報》1981年3期。佟偉華:《磁山遺址的原始農業遺存及其相關的問題》,《農業考古》1984年1期。

② 杜葆仁:《我國糧倉的起源和發展》,《農業考古》1984年2期。

③ 蔡蓮珍、仇士華:《碳十三測定和古代食譜研究》,《考古》1984年10期。

④ 《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543頁。

⑤ 《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遺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124頁。

⑥ 《甘肅東鄉林家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4集,1984年。

⑥ 《甘肅東鄉林家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4集,1984年。

⑧ 《鄭州大河村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3期。

① 參見吳汝祚:《試論北辛文化——兼論大汶文化的淵源》:蘇秉琦:《山東史考古》,均刊《山東史文化論文集》,齊魯書社,1986年。

② 《山東滕縣北辛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84年2期。

③ 《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77年4期。

④ 《大連市郭家村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學報》1984年3期。

⑤ 金善:《淮北平原的新石器時代小麥》,《作物學報》1962年1卷1期。

① 《山東廣饒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1985年9期。

② 童恩正:《試論我國從東北到西南的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文物與考古論 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③ 《漢書·烏桓鮮卑列傳》。

④ 《史記·匈列傳》。

⑤ 《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127~136頁。

⑥ 丁穎:《江漢平原新石器時代燒土中的稻穀殼考查》,《考古學報》1959年4 期。

① 《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河姆渡遺址植物遺存的鑑定研究》,同刊《考古學報》1978年1 期。遊修齡:《對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出土稻穀和骨耜的幾點看法》,《文物》1976年8期。

② 《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49~155頁。《崧澤——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87年,114頁。汪濟英、牟永抗:《關於吳興錢山漾遺址的發掘》,《考古》1980年4期。

第二節 夏商人的食糧

黃河中下游的華北中原大地,史相當早時期人們即入定居農業生活階段,農作物主要有粟、黍、大麥、小麥、高粱,個別地區還種植稻,人們生活中的食用糧食就來之這些穀類作物,是當時的主食。所謂“民生在於粒食”①,“神農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凡粒食,米而不者”②,大概是普遍的穀食方法。或因小區域地理環境不同,種植的穀類作物種類也是有所不同的。

夏商兩代人的食糧品種基本承自史。可從考古發現作一考察。

在晉南夏王朝重要統治區內,襄汾陶寺遺址墓葬出土人骨的碳十三測定數據表明,約在公元2085年左右,即屬於夏紀年範圍內,本地居民是以粟(小米)為主食③。夏縣東下馮遺址第三、四期的一些灰坑,發現很多炭化粟粒,有一坑內堆積炭化粟類糧食厚達40~73釐米。年代與二里頭三、四期文化相當,也在夏紀年範圍④。最近在河南洛陽皂角樹遺址又出土了二里頭文化時期的炭化稻、穀子、小麥、豆等作物籽實。

在安徽巢湖附近的山大城墩遺址,第一期文化層出有炭化稻穀,經鑑定有秈稻和粳稻兩種,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3600±125年(經樹校止)⑤,年代約當夏末。據説這一帶為《尚書·仲虺之誥》:“成湯放桀於南巢”所在。

(36 / 79)
夏商社會生活史

夏商社會生活史

作者:宋鎮豪 類型:免費小説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